隔壁无锡向长三角抢人了,常州还有机会吗?
从昨天到今天,福州、无锡两个城市分别出台了落户新政。
福州是全方位无门槛落户,无锡则是在取消江阴、宜兴的落户限制的基础上,放宽了人才落户标准并取消了住房面积限制等。
比较特殊的是,无锡在户籍准入规定中,还有一条特殊的规定,那就是:落实长三角“一体化”发展战略,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,明确相关户籍准入年限实行城市群之间积累互认,在户籍管理政策层面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的“一体化”运作。
事实上,无锡的这波操作,在长三角区域并不是“首创”。在今年三季度,宁波就已明确了在上海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“三省一市”缴纳的社会保险在申请落户时可累计纳入宁波缴纳年限。
这两座同样是长三角区域万亿级别GDP的城市,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浪潮下,双双走在了区域先列。
1
这一切,都是有迹可循的。
2020年4月9日,新华社授权发布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
意见中重点指出:推动超大、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,探索推动在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,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。建立城镇教育、就业创业、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,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。
这份文件可谓是2020年影响最为深远的顶层文件之一。自此之后,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放开落户限制。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城市的户籍准入同城化也进入探索阶段。
我们看到了什么?一些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“零门槛落户”开始呈现“遍地开花”的态势。一线城市也开始对特定人才放宽落户条件。这场抢人大战,已经进入白热化的态势。
2
为什么要推动城市群之间户籍准入互认的探索?
这就要提到一个关键词:城镇化。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质的变化。1979年,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不到20%,现在超过60%,每年以将近1个百分点增长,速度较快。
然后,这个增速到了今天,出现了一些变量和弊端:
第一:从20%-60%的过程,是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一个过程。这其中,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和城镇,但其家属还留在农村,这样的城镇化,是不完整的。
第二: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80%。从60%-80%,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中国也不一定可以到达这个水平。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,除了是劳动力家属进城的一个过程,还将呈现一个重大的趋势,那就是劳动力从低能级城市到高能级城市转移,向城市群集中的一个过程。
这其中还衍生出另一个问题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实际城镇化率的矛盾。一系列的户籍限制导致人口流动的受限,也将制约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。而探索城市群之间的户籍准入互认,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的。
3
说了这么多,对常州有什么影响呢?
首先,关于明确相关户籍准入年限实行城市群之间积累互认,常州大概率是要跟进的。这是一个大趋势。
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必备血液,也是每个城市都在争抢的资源。不可否认的是,常州在人口的虹吸能力相对于苏州无锡还是偏弱的。
当然常州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,于今年6月,进一步放宽了户籍准入政策,但这还不够。2020年,长三角一体化进一步明确,苏锡常抱团发展。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,常州的发展是不可能脱离区域协同性的,想要进一步增加人口活力,还要依靠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进一步互通。
其次,人才活力将进一步增强。
隔壁无锡开始向长三角范围内抢人了,常州有必要紧张起来吗?倒也大可不必。
当城市的发展走向了城市群、都市圈之后,区域之内的人才互通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。而作为城市群、都市圈的成员,任何一个城市开放人才引进的标准,对于区域内的所有城市来说,都是一个利好。
此次无锡的落户政策中,全面取消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、留学归国人员、技术工人等群体的落户限制,而这项措施,常州早已落实。从整个大区域来讲,人才落户准则进一步放宽,对于整个区域都是利好。
4
户籍,只是人口的一个管理手段。未来城市的发展活力指标,绝不是户籍人口的增加或减少。人才吸引力,才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。对于常州来说,在引进高尖人才的同时,放宽人才引进标准,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才是当务之急。
那常州的人才引进情况到底是如何呢?
看两组数据:
近五年,我市每年全年引进专科以上学历人才总量平均保持在7.5万名以上,占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50%以上。2019年引进的75635人才中,硕博研究生以上人才3515人,占比4.65%;本科人才33638人,占比44.47%;专科人才38482人,占比50.88%。
2019年,我市947家“十大产业链”企业共引进人才10563人,占全市人才引进总量的13.97%,平均每家企业引进人才11.15人,是我市企业引才平均人数的2.62倍;4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共引进人才25957人,占全市全年引进人才总量的34.32%,全市引进的各学历层次人才,超过三分之一都集聚在规上企业中。
这两组数据来自于常州2020年7月发布的《人才引进白皮书》。
而今年9月份,常州发布产业地图中,也涵盖了人才地图这一块,常州整体人才现状和规上人才需求一目了然。为整个常州的产业和人才引进提供了强大的聚合力。
当然,人才的引进的过程肯定是循序渐进的,还需要经济转型升级、子女入学等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。在这一点上,常州也是做得不错的。
说句实在话,从整个长三角来看,无论是人口增加还是人才引进的压力都是存在的。
从此次无锡的户籍准入新标准来看,我们看到的是机会和新的方向。在区域协同的相互作用下,未来整个苏锡常的发展,都大有可为。
本文代表克而瑞常州机构观点,供参考
引用数据及观点请注明来源:克而瑞常州房产测评(CRIC-CZ)
▍懂常州,更懂常州楼市
C R I C · C H A N G Z H O U
☞流拍3次,降价0.9亿无人接手,常州中心这座地标能否重生?
☞“左林右理”稳站C位!这个楼盘,让常州人看到了真正的大隐隐于市
克而瑞常州房产测评分析师
扫码咨询购房相关事宜
&进入购房交流群
求分享
求点赞
求在看